炒股查询
白银配资平台 火热的民宿,被资本抛弃了
随着美国降息50个基点尘埃落定白银配资平台,市场关注的焦点转移至英国央行的降息行动及其量化紧缩的速度。
时隔4年,经历了多次加息的美联储终于宣布开始降息。
这个十一国庆假,民宿难现昨日辉煌
本文 4413 字,约 5 分钟
作者 | 王涛 编辑 | 吾人
来源 | 融中财经
(ID:thecapital)
曾几何时,长假的到来都被每一个民宿老板期待,因为它的到来意味着大笔赚钱的时机到了。
据悉,每逢长假时期,各地旅游客流量暴增,而民宿凭借亲民的价格和别具一格的风情,俘获了无数背包客和文艺青年的心。但不知何时起,这股清流似乎被金钱的浪潮所淹没。
根据多个 APP,在这个十一长假,部分地区的民宿酒店纷纷涨价,金额在 400 —— 1000 元不等。过去因为价格吸引大批顾客的民宿已经逐渐丧失这个优势,不少网友在网上喊话:这样的价格不如直接订高级酒店。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价格高这一原因,在小红书上还可以看到大量的民宿老板诉苦:哪怕价格对半打折,这个国庆依旧面临客人少,住不满的窘状。
《工人日报》的报道中有这么一段描述:从发达的滨海到偏远的西部地区,从江南水乡到北方旷野,时常听到民宿经营者的一声声叹息。民宿遇冷,成为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的一大特征。单价是平常的半折,客流大幅减少,似乎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曾经被称作是共享经济代表产物之一的民宿,如今逐渐遇冷,哪怕在这个景区 人山人海的国庆长假,依旧难现昨日辉煌。
资本簇拥,民宿过去的辉煌
过去的民宿有多火热?
据数据,2023 年中国民宿市场规模已经突破 300 亿元。截至 2024 年 8 月,我国现存民宿相关企业 16 万家;2024 年前 8 月,新增企业 3 万余家,与 2023 年同期相比,还上涨了 15%。
民宿行业的门槛很低,盘下一个房子进行装修,然后进行管理就好。而这也导致在民宿火热的那个年代,大批人员入局开始了所谓的"民宿创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还有相关支持政策的落地。比如在 2020 年,文旅部、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互联网 + 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在确保房屋安全的前提下,推动"互联网 + 旅游民宿"规范发展。
政策的支持和彼时看似极具前景的发展空间,让国内的民宿行业高歌猛进。一时之间,民宿成为游客出游的第一选择,几乎在任何景区都可以看到民宿的身影。
事实上,民宿是以舶来品的身份传入中国,其最早被视为是共享理念之下所诞生的产物。
2008 年,Airbnb 在美国旧金山宣布成立,发明了共享居住空间这一概念,也就是民宿。2011 年的 5 月,Airbnb 完成 1.12 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 10 亿美元。成为独角兽之后,催生出了众多效仿者,例如 House Trip 和 Wimdu,当然这一概念开始传入中国。
2011 年是中国短租民宿的元年,自在客、途家、蚂蚁短租等本土品牌相继成立。随后的 2012 年正式迈入发展起步期,涌现了游天下、住百家、小猪短租等一批短租公司。
至 2014 年,国内各类短租平台多达三十余个,携程、去哪儿等旅游平台也积极布局短租领域,相继推出民宿业务。不过,在 2015 年以前,短租行业还是处于监管灰色地带,是否具备营业资质尚不明确,同样处于消费习惯培养期。
国务院于 2015 年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积极发展客栈民宿、短租公寓、长租公寓",首次将短租定性为生活性服务业,在多维度给予政策鼓励,促进行业迈进高速发展期。
2015 年到 2017 年是短租行业的高速发展期。这一时期短租市场高速扩张,各家纷纷跑马圈地抢夺房源。
2015 年 8 月下旬,Airbnb 正式进入中国,中文名称为爱彼迎。2016 年,途家并购携程、去哪儿网公寓民宿业务、蚂蚁短租,补齐其在 C2C 业务上的不足,打造完整生态系统。
2017 年底中国本土短租行业诞生了两个独角兽。2017 年 10 月,途家获得 3 亿美元 E 轮融资,估值超 15 亿美元,成为短租领域第一家独角兽,同年 11 月,小猪短租也完成 1.2 亿 E 轮融资,估值达 10 亿美元,是继途家之后短租领域另一独角兽。
值得注意的是,小猪短租近两轮投资方中的云峰基金由马云联合创办,这也被认为是向阿里系靠拢,而其最大的竞争对手途家则是受到腾讯和携程的支持。
根据彼时的数据,2017 年中国在线民宿预订交易规模为 132.3 亿元,同比增长 61.5%。预计 2018 年交易规模将突破 200 亿元。数据显示,2015 年和 2016 年是在线民宿市场发展高峰期,未来在线民宿规模会继续增长,但是行业增速将有所回落。
为什么增速放缓?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越来越多的民宿仓促进入市场,未能长远发展;二是市场发展不够成熟,没有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而造成的恶性竞争。
正如上文配图中所说,资本的大批涌入投资让原本民宿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大量的民宿进场,带来的必然是市场快速饱和。增量收益越来越难获得,只能进行存量搏杀,客单价下降完全不难预料。彼时,民宿的主力消费价格大多在 150-250 元之间,占比超过 35%;其次为 250-450 元之间,占比为 30%。
值得一提的是,上文中提到第一个进入中国的民宿独角兽爱彼迎在 2022 年败走中国。在这场关于民宿的激烈的竞争中,或许就算处在头部地位的企业也难以招架得住,从而只能选择撤离的出路。
据数据,在爱彼迎退出之前,2021 年的民宿行业,以平均房价跌破 300 元为代价才换来入住率的勉强持平,平均客房收益更是从 2020 年的 122 元下降到了 114 元。
如今,民宿的这一趋势还在继续,甚至比当年更加强烈。
民宿,正在逐渐败退
2022 年 5 月 24 日,美国共享经济巨头—爱彼迎突然宣布,自 2022 年 7 月 30 日起,将退出中国大陆市场。相关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话题阅读量超过 2.6 亿。而关于撤退的原因,爱彼迎官方并未给出明确解释。其在致中国用户的信中表示,疫情当下,改变是新常态,旅游业也迎来变革。
国内共享民宿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大量新秀民宿玩家不断冲击,爱彼迎在中国大陆市场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其在中国大陆的业务占比已不足 1%,几乎可以忽略不及,这或许也是爱彼迎决定退出中国大陆市场的原因之一。
这一轮共享经济泡沫破灭之下,爱彼迎也遭遇重挫。截至最新收盘,爱彼迎的总市值仅为 686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565 亿元),相比颠覆时期,累计蒸发超过了 735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4890 亿元)。
爱彼迎成立于 2008 年 8 月,总部设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市,经过多年的经营扩张,爱彼迎已经成为了一家全球民宿短租公寓预订平台,覆盖 220 个国家和地区短租民宿房源,在全球拥有 600 万特色民宿、短租、酒店、公寓。
搭乘着共享经济的风口,爱彼迎一度成为资本追捧的目标。自 2008 年成立至 2020 年,爱彼迎累计获得了超过 40 亿美元的融资,融资方包括淡马锡、老虎环球基金、摩根士丹利、高瓴投资等资本巨头。
2020 年,爱彼迎一度成为最大的科技"独角兽",并于当年登陆纳斯达克上市,总市值一度高达 142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9473 亿元)。
9000 亿市值的巨头在 2022 年选择败退,也从侧面反映出彼时中国的民宿市场正在不断衰败。
事实上,自从 2020 年起,民宿市场就开始了衰退的前兆,众多民宿企业相继宣布注销破产。据统计,仅在 2020 — 2022 年期间,就有超过 1.3 万家与民宿行业相关的企业宣布终结。有人说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的爆发对旅游业的冲击,但是即便进入 2023 年和 2024,民宿衰退的现象也没有终止。
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宿行业也面临了一系列挑战,包括产品同质化严重、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力等问题。这些问题逐渐成为制约民宿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某投诉平台上,民宿的投诉量远高于酒店的投诉量,其中某民宿平台以 6054 条高居榜首,占总投诉量的 44.07%。
另外在热门旅游景区,民宿数量的增长速度远超实际游客增长需求,导致市场供给过剩,许多经营者为了争夺客户采取低价策略,引发了激烈的价格竞争,压缩了盈利空间。
此外,民宿行业的监管标准不统一,且存在地域性差异,导致无证经营、消防安全不达标等问题屡见不鲜。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政府可能会逐步加大监管力度,出台更严格的行业规范,这将增加经营者的合规成本。
资本的又一弃卒
曾几何时,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成为旅游市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然而,如今它们却面临被遗弃的命运。民宿行业的衰退已经成为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的一大显著特征。
从繁华的滨海城市到偏远的西部山区,从江南水乡到北方旷野,民宿经营者们无不感受到市场的冷淡。数据显示,民宿的房价普遍降至平常的一半,客流量大幅减少,这似乎已成常态。
如今的十月一假期,放在曾经是无数民宿老板最为开心的阶段,但是现在两极反转,很多民宿店的老板已经在此期间开始发愁并寻找"接盘侠"了。
在 2010 年前后,随着国内旅游市场的迅速扩大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民宿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酒店的新型住宿方式,开始受到市场的关注。早期的民宿以个体经营者为主,规模较小且分布零散,主要集中在自然风景优美或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热点地区,如云南大理、浙江莫干山、福建厦门等。这些地区的民宿以当地特色为卖点,结合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个性化服务,逐步吸引了注重深度体验的游客。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民宿行业逐步进入了规范化、平台化发展的阶段。自 2014 年起,途家、小猪短租、Airbnb 等在线平台的崛起,推动了民宿的在线预订与管理逐步实现标准化,这不仅降低了运营者的进入门槛,还大幅提升了消费者的预订体验。
在 2017 至 2019 年期间,民宿行业的年均增长率接近 20%,到 2019 年市场规模已增至约 220 亿元。
民宿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大量资本的关注。例如,2018 年,民宿连锁品牌有家获得携程、途家、58 产业基金战略投资数千万美金。这笔融资反映了当时民宿市场的潜力和投资者对于民宿行业未来发展的信心。携程等大平台的投资不仅为民宿行业带来了资金,还带来了流量和资源的支持,有助于民宿行业的规范化和品牌化发展。
到如今还存活的头部民宿平台之一,小猪短租就是这一期间内成长起来的企业。
截至目前,小猪短租已经完成了 9 轮融资,背后凝聚着一大批精英投资机构。
但是,又有多少民宿能像小猪短租那样融资那么多轮呢?由于门槛低的原因,现在的大多数民宿平台都是由个人整起,又怎么可能吸引如此之多的投资。
另外,曾经在民宿爆火的年代,确实有很多人看重其未来发展前景而选择投资,但是当表面的繁华褪去,背后的艰难才逐渐显露出来。
民宿建设总投资中,18.32% 的民宿主投入额在 101 万— 200 万元,25% 的投入额在 201 万— 400 万元,11.83% 的投入额在 401 万— 800 万元,800 万元以上的占了 22.14%。
近 60% 的民宿投资在 200 万元以上,投入资金的来源有 76.34% 为自有资金。而投资一个民宿除了前期的房源成本、建设成本、装修成本等静态投入外,民宿还有后期运营等动态成本,整体投资对于个体来说并不是一笔小的投入。
另外,民宿行业的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即使是在发展条件比较好的头部区域,其收回投资也需 8 — 10 年时间。如此长的周期也让大部分民宿投资人选择了放弃,跑路。
另外,在旅游业复苏的大背景下,酒店业绩远比民宿亮眼。2024 上半年,国内 7 家主要上市酒店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 268.57 亿元,同比增长 13.30%;归母净利润 44.74 亿元,同比大涨 43.08%。作为投资人,在看到二者的巨大差距后,又有多少人还会选择投资民宿呢?
那么,在现在的十一国庆假期白银配资平台,你们的旅途还会选择民宿吗?
下一篇:没有了